编者按: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中,大中型和中高端医疗装备和高端植介入体过去主要依赖进口,垄断必然导致暴利,进口医疗器械高昂的价格,也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国产医疗器械进入大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甚至进行自主原创,外国医疗器械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历经近20年艰苦努力,“逆袭”好戏已拉开大幕。2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合作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了2014年将在上海开展国产医疗设备应用试点工作。
放眼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到底有哪些国产品牌能与国际品牌进行抗衡?39健康网梳理了国产器械企业近年市场表现,希望能一窥行业的市场前景。
深圳迈瑞,是目前中国监护仪市场中惟一能与外资品牌竞争的国内企业。有数据显示,深圳迈瑞的生命体征监护仪已占据49%的市场份额,而GE(通用)和飞利浦仅占市场份额的18%和14%。
深圳迈瑞的监护仪系列之所以能够具有压倒性优势医疗器械,源于其创始人徐航独有的技术优势。徐航在1991年创立公司之前,曾参与中国第一台彩色B型超声诊断仪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天的技术优势让深圳迈瑞在起步之时,便有了与跨国企业一决高下的资本。
徐航一边靠代理国外医疗器械来维持公司运转,一边马不停蹄地启动自主研发的超声检测项目,很快拥有了多项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创下近20个“中国第一”。
深圳迈瑞的崛起,使得国际品牌产品价格直接大幅下落50%,也促进了整个国产电子监护仪市场的发展,涌现出广东宝莱特、理邦仪器、鱼跃医疗等一大批国内优质的上市公司。
通过近20多年的发展,监护仪的国内品牌逐步摆脱了简单组装生产的经营模式,在资金投入和研发水平方面也有快速发展,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逐渐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国家政策对基层市场的扩容,我国农村及乡镇医疗器械市场显露出巨大潜力,国产器械企业在赶超跨国企业的道路上又将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2004年之前,我国的心脏支架行业被强生、美敦力、雅培和波士顿科学为代表的跨国企业所瓜分,进口支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正是因为这些跨国企业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利润最大化成为其自然而然的诉求,当时心脏支架的市场零售价基本被控制在10万元左右。
这时的国产器械企业也只能忍气吞声,依靠代理跨国企业的心脏支架维持生计,同时也有企业开始暗自拼命投入研发力量打造自有品牌的产品。
2004年6月,上海微创自主研发第一代含药缓释血管支架获准上市,一举打破了同类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
技术的壁垒一旦被攻破,市场的这副多米诺骨牌随即产生效应。北京乐普、山东吉威等多家国产器械企业均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支架产品。
在此之后,心脏支架的市场零售价便一路看跌,截止2013年底已跌进万元大关。
在这场争夺市场的“血战”中,国产企业利用低价策略,已完全抢占了跨国企业手中的市场份额。据《2012年医疗器械市场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上海微创、北京乐普、山东吉威三家国内企业在心脏支架的市场占有率已到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