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查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经营范围新增消毒器械、医疗器械、实验室设备等。此外,格力相继成立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格力新晖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外行”入局医疗器械的不只是格力。从华为到海尔,从阿里到腾讯,从京东到拼多多,越来越多的“搅局者”进军医疗器械行业,随着智能AI、物联网、3D打印技术的持续推进,蛋糕大、单价高、毛利率高的医疗器械已经成为多行业巨头布局的重点。
除格力外,家电企业中,海尔、美的、海信、TCL、长虹此前早已纷纷加入医疗行业棋局。
2019年海尔以近19亿元价格控股星普医科,正式进军医疗器械行业。海信方面,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已经进入清华长庚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齐鲁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并被全国超百家三级以上医院应用。2019年,海信自主研发的首款彩色超声产品获批上市。
京东方面,智慧医工板块已成为其重要深耕领域。不仅获取全渠道医疗器械经营销售资质,完善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建设,加快呼吸慢病管理、心血管疾病管理、糖尿病管理、智慧急救、智慧康养社区、智慧公卫体检等解决方案落地。同时,生物芯片一体化检测系统获得北京市科委专项支持,产品开发持续推进。
除传统家电行业外,4月1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开发、生产、销售。在一年前,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最近该公司再度增加经营范围,从销售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扩展至了开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此外,华为旗下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11月认缴出资48.56万元战略投资深思考,同时持有深思考3.67%的股权。据企查查资料显示,深思考专注于类脑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核心科技的AI公司,其最突出的技术是“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引擎技术”,该引擎技术可同时理解文本、视觉图像等多模态非结构化数据背后的深度语义。目前主要落地于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健康等应用场景。
智能手机品牌OPPO运营主体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更,新增业务为“第一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表示,目前,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正处于上升期,市场需求较大。尤其高值医用耗材行业,一直有着技术壁垒、人才壁垒、市场壁垒高,行业集中度低且依赖外国进口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在技术上有利于多学科互相渗透(例如医学超声设备涉及声学、电子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传感技术、计算机及数字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可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器械的使用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最重要的是能为企业提供更庞大的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
除实体行业外,互联网巨头在医疗方面的混战愈演愈烈。6月2日,企查查数据显示,由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100%出资的四川快手互联网信息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5月13日,企查查数据显示,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新增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4月1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国内贸易;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不含分销及国家专营、专控、专卖商品) ;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许可经营项目:三类医疗器械销售。3月12日,百度健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
而这种现象在2019年就明显增加。2019年2月,百度率先进军医疗器械领域。旗下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内新增销售Ⅲ类医疗器械、Ⅱ类医疗器械等。9月,百度以14.43亿元战略投资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东软控股,双方将在智能城市、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等领域推进产业智能化变革。2019年5月,盒马鲜生也在此前经营范围增加Ⅱ类医疗器械外,新增了Ⅲ类医疗器械的销售。同时,拼多多也开始入局。
京东方面,2019年5月,京东医疗部门正式变更为京东健康,宣布独立运营,旗下整合了京东的医药零售、医药批发、健康城市等业务板块,意在打造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的第三大品牌业务。6个月后,京东健康完成A轮融资,估值达70亿美元。
2020年4月17日,京东的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新增一笔对外投资,斥资2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山西京东明辉贸易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经营等。3月,京东成立无锡京东乾丞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等。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迅猛发展,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已成为各家互联网巨头争夺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的确,阿里健康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相关业务进行收购,天猫医药馆实现了全类目覆盖。最终实现年度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人民币595亿元,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3亿的规模。
各巨头之间医疗器械大战才刚刚开始。《医疗器械市场数据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25亿元,同比增长20%,超过全球市场增速的4倍。从市场份额来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低值耗材、心血管器械耗材的市场份额靠前。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的骨科、眼科、内镜等市场占比相对偏低。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明显超过药品市场增速。报告显示,医械增速约为药品市场增速的2倍左右。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相比来看,发达国家基本达到1:1,全球平均水平约为0.7:1,中国市场仅为0.25:1,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此外,老龄化也将带来更大的市场潜力。
单从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来看,其基于人口老龄化与慢病高发病率的问题,未来家用医疗器械规模需求逐渐扩大。同时,对医学影像检查、体外诊断检查、心脑血管器械、骨科耗材等医疗器械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
史立臣表示,近年来,国家频频对医疗器械领域出台有力的政策,尤其是大型医疗器械优先国内采购以及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的建立等,都为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耗值医械我国大多还都依赖进口。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表示,在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应该全面提高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现在全国有180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医疗器械实现自主生产,少部分高性能医疗器械依赖进口,有些医疗设备里面的某些关键的零部件还需要进口。”
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端医疗器械仍被国外巨头牢牢占据,2016年,全球前十大医疗器械公司占据37%的市场份额,前三十大医疗器械公司份额占比达63%。
在此背景下,我国多方面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截至2017年,接近160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名单,审批进度明显加快。其中2017年收到特别审批申请273项,完成323项审查,确定63个产品进入特别审批通道,共批准12个创新产品注册上市。其中审批进度最快的是海杰亚的低温冷冻手术系统,从公示到获批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医疗器械上市进度明显加快。
对此,史立臣表示,医械红利期已至,但红利期并不会太长,只有5到10年。他认为,“企业能否抓住这波国产医疗器械的红利顺利入局就看现在了。”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孙阳)近年来,国内设计咨询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境外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带动技术、标准、装备和管理“走出去”,成为对外投资合作新亮点医疗器械。当前,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加快,对外设计咨询行业迎来新的机遇。…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乔雪峰)记者从华北空管局获悉,2021年端午小长假期间,首都、大兴两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共计5370架次。其中,首都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3000架次,日均进出港航班1000架次,大兴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2370架次,日均进出港航班790架次。…